《足迹追寻》情深意长(二)

足迹追寻—袁勤生管理思想探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情深意长(二)

袁勤生和台湾桃园扶轮社主任林黄彰在一起。1993年11月摄于常熟。左边的轿车是江南仪表厂1990年引进的凯迪拉克车,当时为全省首辆同类车(图一)

袁勤生和苏州丝绸工学院团委书记张荣华在一起,1990年7月摄于江南仪表厂。张荣华现任苏州大学东湖饭店书记(图二)
图片
图片
1997年5月初,袁勤生前往美国纽约州首府奥本尼市接受《美国荣誉市民证书》。期间和时任翻译殷元骥合影。殷元骥为常熟赵市人,当时系南京大学外语部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后在加拿大卡普莱诺大学、纽约市立大学从事英语教学和担任国际合作行政职务。现为美国名扬教育执行董事。当时,殷元骥等人是美国政府、议会组织的专门接待荣誉市民的志愿者。袁勤生和殷元骥虽同是常熟人,以前相知但不相识,这次在异国他乡相遇纯属巧合(图一)
袁勤生与籍华人吴中天在一起(图二)
图片

图片
袁勤生与常熟市中安塑料厂(后更名为常熟市中安塑业有限公司)厂长章荣保在一起,1999年12月摄于印度泰姬陵(图一)
袁勤生与吴仁宝(中)、孟金元(左一)在一起。2011年6月摄于江阴市华西村。吴仁宝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当代中国农村干部的杰出代表。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十大扶贫状元等称号。2013年3月18日逝世,享年85岁。早在1985年,吴仁宝曾率华西村班组长以上干部70余人到江南仪表厂,听取袁勤生"四改一渗透"和以人为本管理经验的介绍(图二)

图片
图片
袁勤生与美中友好协会主席芭芭拉·哈里森在一起,1997年5月摄于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岛(图一)
袁勤生与芭芭拉·哈里森合影。芭芭拉·哈里森1936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北部一个小镇,1979年加入美中友协,1991年当选美中友协全国委员会主席,之后连任七届,一干就是14个年头。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使芭芭拉与中国结缘。2004年5月,芭芭拉被中国对外友协授予"人民友好使者"称号,她特意穿上了红色锦缎唐装,佩戴珍珠耳坠,盛装出席典礼。她有一个文雅的中文名字,叫"何明丽"(图二)
图片
图片
袁勤生与印度国务秘书在一起,1999年12月摄于印度新德里(图一)
《人民日报》文章《美中民间友好使者芭芭拉》介绍芭芭拉.哈里森发展美中民间友好的事迹(图二)
图片
图片
袁勤生与常熟市领导在一起。右起袁勤生、常熟市市长高政、王庄镇党委书记夏祖福、常熟市副市长吴嘉哲、常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安玉、常熟市经委副主任高福祥(图一)
袁勤生与时任中共常熟市委书记孟金元、市人大主任马国富在一起。1983年8月摄于江南仪表厂(图二)
图片

图片

袁勤生与时任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刘实、江苏省总工会副主席袁美芬亲切交谈。1989年4月摄于江南仪表厂。刘实后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图一)

袁勤生与日本东京女子大学教授山本英治亲切交谈。1986年5月摄于江南仪表厂。1985年2月,她曾作为社会学学者访问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图二)
图片
图片
袁勤生与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巴伯乃克亲切交谈。1986年5月摄于江南仪表厂(图一)

袁勤生与中国经济出版社两位编辑在一起。2003年7月摄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吉林厅《开明管理与以人为本》首发式(图二)

图片

袁勤生与美中友好协会纽约分会成员在一起。1997年5月摄于美国纽约(图一)
 
袁勤生和陈培元于2013年1月9日出席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召开的第七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图为两人在会议期间参观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时的情景(图二)
图片
图片
袁勤生与在江苏省税务局工作的同乡干部和当地税务干部缪进元等合影留念(图一)
袁勤生与湖北孝感市委组织部干部科长陈伶俐(右)、安陆市委组织部牟曦(左)合影留念(图二)
图片

图片

袁勤生与苏州市经委副主任陈铁民(左)、苏州市厂长经理联谊会干部在四川德阳合影留念(图一)

袁勤生与苏州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领导范廷枢(右四)、朱佩霞(左三)以及其他领导在一起(图二)
图片
图片
袁勤生与常熟工业中学首届校友于1992年合影。前排左起四为袁勤生(图一)
袁勤生于1998年5月与常熟市级拔尖人才在西双版纳疗养考察所留影。后排右二为袁勤生(图二)
图片
图片
袁勤生与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党委书记周凯明在台湾留影(图一)
袁勤生与北京中医药文化继承人李东晓于2014年4月在北京留影(图二)
图片